论文信誉排行网 论文信誉排行网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官方首页
 投稿指南
 写作指导
 职称评审
 文献检索
 期刊科普知识
 非法期刊
 学术不端
期刊分类解释 期刊刊号的解释 医学期刊分类表 核心期刊 期刊查询 (2014-2015)CSSCI来源期刊目录 2008医学核心期刊 政策法规
CSSCI CSCD SSCI 《工程索引》(EI) SCI(科学引文索引)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2014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论文信誉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指南 > 浏览正文
不止作者会被拒,编辑也会被审稿人拒绝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16年04月24

Tags:论文信誉排行网 代写论文 论文代写 代发论文 论文代发 学术不端 毕业答辩
 俺常用这个理由让作者再去修改文章,而这个也经常是别的审稿人对俺的批评。一般来说,编辑看了这种审稿意见,一般是让文章进行大修,所以还不算拒稿。但是这种审稿意见通常都很难回复,修改一次的周期很长,如果还没达到审稿人心目中的要求,还会让接着修改。想想一篇文章,反反复复修改,审稿人烦了不说,作者估计也很容易失去耐心跟信心,最后结果就跟拒稿差不多了。 

研究不够深入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虽然方法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总会丢三落四少考虑一些因素。这种问题在学生中比较多见,因为有毕业的压力,所以一有点结果就希望弄一篇文章出来,这样子文章就会显得仓促一点。在审稿人看来,会觉得文章再增加一点什么什么计算,会更充实一点,如果在把某些因素考虑进来,这样的结果会更可信一点。但是对作者而言,这种要求很可能是把以前的设计重新计算一遍,对那些计算量很大的领域,可能就要花很长时间了。前不久审的一篇文章就是这样,整篇文章没啥大问题,设计了个器件结果也挺好的。但问题是在计算的时候都是用理想的粒子束作为输入,而实际粒子源出来的粒子束不可能不存在能散的,恰好设计的那个器件又是一个对此很敏感的。所以俺就觉得吧,既然设计了,就还是得把这个考虑进去算算吧。不然的话,设计了一个无法实现的东西也挺没意思的。过了一个月,修改稿回来了。作者在回复里面是说要把这个加进去算要花很长时间,前面的一些参数都要重新计算。这篇文章是没法包含了,但是在文章里面说这是进一步要研究的内容。这也让俺挺为难的,因为查看过作者信息,确实是一个快要毕业的PhD,要是让这事情耽误了人家的毕业大事,这也挺不厚道的。但说对文章的这种回复呢,也不是很满意。犹豫了一个星期,就在审稿意见里面提了这个因素确实在实际装置中还是挺重要的,但是确实要重新都计算一道,时间也挺久的。让编辑决定吧。因为另外一个审稿人基本上没有啥意见,所以幸运的是文章最后是被接受了。

另一个容易导致研究不够深入的因素是计算机的过量使用。有了越来越容易上手、功能越来越强大的软件,有啥想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一台计算机,把模型建出来,跑一跑,要是能用了,再优化一下就出结果了。但是这样的文章总会让人觉得不够扎实,通常被问到的就是:为什么这种结构就可以?有理论依据吗?还有更好的吗?这些参数的获取有什么依据没有?这个能多大程度上保证是最优的呢?仿真是对理论的验证,没有理论依据的仿真总会让人无法全部相信。


免责申明: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客服EMAIL:lunwenpaih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