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是为了告诉临床医生们最新的研究如何应用于实践。牢记一点,临床文章应围绕临床问题展开,不应局限于理论研究的问题。审稿人也要审问自己,这篇论文会让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过程、治疗、行为干预、评估技术、或者遗传基础等任何方面有新的认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篇论文可能对临床医生而言毫无吸引力。
2. 临床进展实际上是滞后于理论研究的,所以时效性是临床问题论文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论文里的信息都是“旧闻”,临床医生忙碌无比,怎么可能试着把这种文章中的论据应用于实践。所以,该领域审稿人的专业知识在这里就要发挥他的重要作用了。
3. 临床医生都是大忙人,每天都要负责医治病患或者负责部门运作。他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对人们的生命生活造成影响。对于这样的读者群体,文章应该形式准确、格式完整,将目前所得的论据简明扼要地罗列于上。短小精悍的摘要,辅助性的表格、图形、照片,以及其他资源的链接,都是吸引临床医师的关键要素。
4. 药物治疗的信息也是临床论文中的关键。药物比较的统计意义并不是很有帮助性,但是经常出现在研究报道中。临床医师需要的是研究结果有临床意义或者重大发现的信息。作者在文章中应该提交简明的描述,说明药物的影响程度之大,或者阐释这项研究是否足以改变现有的临床实践。例如,如果在一个研究中证实了A药物能够比B药物降低2mm汞柱的血压,而且这种结果具有统计显著性,但是这对于患者临床药物的选择方案上并不会产生影响。这是审稿人批注的另一重点。
5. 21世纪医疗保健的特点就是循证实践。临床医生基于目前的科学证据、临床专业知识、以及病患的个人情况做出医治决定。病患的个人因素中包括经济情况、文化素养、个人喜好以及宗教信仰等问题。举例来说,低成本的仿制药可能不如高价的商标药品有效,但是多药物的治疗方案并不适合那些无家可归的患者或者低收入的群体。还有一些干预措施,虽然临床上非常有效,但可能有悖病患的宗教信仰。一个好的审稿人需要将这些具体问题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6. 临床问题的文章可能会以一个病患为案例来说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审稿人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患者是否可以通过临床数据如照片,X光片,遗传信息等来区分。保护患者的隐私也是期刊应考虑的一个严肃问题。许多案例研究的发表需要征得患者的同意。如果文章中没有明确的许可,审稿人应该提出该问题。
同行评审是学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行评审做好了,作者们也可以从中受益,编辑们得益于评审们的临床研究专业水平,最重要的是,学术作品的消费者——杂志读者、临床医生、病人、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公众,都能从科学报道的价值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