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誉排行网 论文信誉排行网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官方首页
 投稿指南
 写作指导
 职称评审
 文献检索
 期刊科普知识
 非法期刊
 学术不端
期刊分类解释 期刊刊号的解释 医学期刊分类表 核心期刊 期刊查询 (2014-2015)CSSCI来源期刊目录 2008医学核心期刊 政策法规
CSSCI CSCD SSCI 《工程索引》(EI) SCI(科学引文索引)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2014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论文信誉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指南 > 浏览正文
对于英文SCI论文写作的初步总结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15年11月11

Tags:论文信誉排行网 代写论文 论文代写 代发论文 论文代发 学术不端 毕业答辩
  在英文SCI论文写作方面我的经验虽然不多,但是日常用英文做报告的经历还是不少的。并且我的学术报告写得和我的中文文章一样条理清晰。所以对的我英文写作能力一直很有信心,我的学术报告和写的中文文章一般都清晰易懂,所以一直觉得英语论文写作对我而言不成问题。直到我自己动手写作才意识到,这不是像写学术报告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印象最深的是:SCI论文写作时,新的信息和旧的(熟悉的)信息要合理安排,旧的信息在前,新的信息在后,而且新的信息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必须介绍清楚。正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很多的SCI论文即使发表了,读者阅读起来也非常难懂。


也就是说在SCI论文写作时如果对新旧信息处理不合理的话,读者读到你的文章也只会觉得晦涩难懂。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也会使文章难以理解。读研时我的导师常常说我的PPT缺乏连贯性,两张相连的幻灯片之间没有平滑的过渡,听众往往不理解为什么突然从一个话题讲到另外一个话题去了。开始我有点不以为然,现在我终于领悟到了:不同的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而演讲者应该使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听众的思维方式一致,听众才易于理解。具体到我的身上而言,我的思维方式跳跃性很强,但是听众需要连贯性的理解,所以当我在缺乏过渡的情况下,从一个话题切换到另外一个话题,听众就会感到不解。即使同是跳跃性的思维,如果双方每一次“跳跃”的位置不一样,跳跃性的表达也会难以理解。所以思考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地跳跃性思考,表达的时候,则需要步步为营地连贯性表达。做学术报告如此,写SCI论文亦是如此。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做了分析,发现文章难懂的最主要一个原因是因这整体架构为好,这样的文章第一个特点就是抓不住重点。要么是在细枝末节上解释太多,对于关键的内容却一笔带过;要么是把关键内容放在不显眼的位置。
按照常规情况来说,写作SCI论文应该先构思整体的提纲,然后构思每一部分(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的提纲,最后构思每一段的提纲。只有当提纲构思好了之后,才动笔详写段落和句子。一篇架构完整的文章能让人很容易就提炼出提纲或者摘要的文章:只要把每一段的topic sentence拿出来就行了。正因为如此,这样的文章才是最容易理解的文章。
另外一个是虽然有重点但是逻辑凌乱。这考验到作者对新旧信息的安排疏通和惯性思维方式的应用。逻辑凌乱主要表现为先介绍实验,后叙述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实验原因。这样的的倒叙应该反过来才是正确的逻辑结构。
而一篇文章的重点介绍和重要内容应在段落的开头介绍或结尾作总结。一般开头是常用位置,因为阅读习惯驱使读者在阅读一个段落时首先看的就是每一句。而后是结尾,如果放在中间,可能会被读者忽略。
在写作方式上英文中文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以上所写的内容中文写作同样适用。只有当中文写作条理清晰、简明易懂的时候,才考虑怎样写出好的英文论文来。
最后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请导师或者他人帮自己修改论文的时,不要只是一味的采纳他们的修改意见,仔细想想为什么他们要这么改?这样改的好处在哪里?多独立思考问题,将来才能自己写出好的SCI论文。

免责申明: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客服EMAIL:lunwenpaih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