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誉排行网 论文信誉排行网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官方首页
 投稿指南
 写作指导
 职称评审
 文献检索
 期刊科普知识
 非法期刊
 学术不端
期刊分类解释 期刊刊号的解释 医学期刊分类表 核心期刊 期刊查询 (2014-2015)CSSCI来源期刊目录 2008医学核心期刊 政策法规
CSSCI CSCD SSCI 《工程索引》(EI) SCI(科学引文索引)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2014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论文信誉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指南 > 浏览正文
编辑论文审稿笔记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14年08月16

Tags:论文信誉排行网
 这几天连续审了几篇编辑学方面的论文,每每在写审稿意见的时候,都感觉很累:一是没有可取的点,也没有明显的错误,要做到提交一份合格的审稿意见,实在是不容易;二是文章涉及的学科内容庞杂,新的概念很多,真正吃透一篇文章并且决定录用与否,实在不容易;三是文章的逻辑关系混乱,单句阅读没有明显错误——似乎是借用过来的,但是整段看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相互之间似连非连,读起来费劲。现针对几个具体问题记录一下。
 
(1)年轻编辑的知识学习能力比较强,对新的概念和知识接触的比较多,但是往往缺乏深入理解。如:最近看的几篇文章,都冠有“大数据”这一时髦的名词,但是对大数据的理解却很肤浅,尽管是目前没有严格的、公认的定义,但是也不能与传统的“数字化、信息化”相混淆。前几年是云计算,今年是大数据,将这些新名词用到科技期刊出版,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正确理解概念,二是准确将新事物与科技期刊“关联起来”,而不能仅仅“戴帽子”。有的作者有技术背景,对大数据理解深刻,但与科技期刊出版**不起来,只是泛泛而谈;有的作者对大数据不明白,只是戴个帽子,论述还是传统的思路。
 
(2)以前谈过的,经验型论文的写法,往往没有从研究的角度来思考,而是将自己的“经历”归纳一下,列出来写上个层次标题。这不是论文,甚至也不是一篇高水平的总结。经验型论文忌讳写成工作总结,应该论述观点和如何做为主,以个刊的实践作为证据,证明观点和做法正确、可行即可。特别是在论述做法时要有所“理论提升”,经验只有上升为一般,才能对他人具有更大的指导价值,而不是仅仅“提供参考事例”——要从读者角度拷问:“我能给别人提供什么指导?”如果是一些创新做法,再结合上理论思考,那么就比较好。
 
(3)“理论借用”或者叫“理论应用”,将其他学科的理论,应用到编辑出版这是一种研究方向,但是忌讳的是“两张皮”。往往是理论简介之后的论述,没有结合上理论,只谈编辑实践——与理论的关联性不够;非出版编辑人员则结合编辑实践不具体,似是而非甚至是外行。这都是理论应用的失败。我建议,将理论学习转变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基础,将理论融入“问题的分析之中”——用理论而不见“理论”。
 
(4)新媒体与学术期刊的结合,大家只是应用,似乎什么新东西都是好东西,学术期刊都要用,都能用到学术期刊出版中。一是没有区别“媒体性质不同”而具有的不同属性和特点,相互之间什么是可以借用的,借用来做什么,而泛泛而谈,往往是存在“漏洞的”;二是概念限定不清,在论述的指向上常常有不同的指向,如:编辑,有时大众媒体编辑和学术期刊编辑,是不一样的。微传播与学术传播是不同的两个传播形式。

免责申明: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客服EMAIL:lunwenpaih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