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誉排行网 论文信誉排行网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官方首页
 投稿指南
 写作指导
 职称评审
 文献检索
 期刊科普知识
 非法期刊
 学术不端
期刊分类解释 期刊刊号的解释 医学期刊分类表 核心期刊 期刊查询 (2014-2015)CSSCI来源期刊目录 2008医学核心期刊 政策法规
CSSCI CSCD SSCI 《工程索引》(EI) SCI(科学引文索引)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 2014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论文信誉排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不端 > 浏览正文
[学术治理与讨论] 参考文献引用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分析(常思敏)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15年03月23

Tags:论文信誉排行网
 
摘 要: 对参考文献引用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诱引、匿引、转引、滥引、崇引和曲引六种行为,并提出了识别和防范建议。
关键词: 参考文献 引用 学术不端行为

   [Abstract] Improper behaviors in citation of references are analyzed. Six kinds of improper behaviors are summarized, such as seduced citation, deliberately omitting the relevant documents, citing from the secondary documents, deliberately citing the irrelevant documents, adoring citation and misrepresentative citation.Suggestions on how to distinguish and prevent these behaviors a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Reference Citation Improper behaviors
    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体现科技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更能彰显作者承认和尊重他人研究成果及著作权的科学态度与学术品质。但科技论文的作者、审者和编者在参考文献的实际引用过程中,故意或者无意、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一些不良的学术行为。本文结合作者的审稿实践和体会,对参考文献引用中的六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引起作者、审者和编者的重视,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1  参考文献引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
1.1  诱 引
    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诱导或迫使作者在论文中引用特定或某一范围内文献的行为。这一行为的产生缘于参考文献的引用具有学术评价功能[1,2]。参考文献是计算期刊影响因子的基础[3],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多少是对期刊学术水平、论文质量的极好评价[4,5]。因此,某些期刊和个人采用诱引的方法来达到提高自身影响因子和论著影响程度的目的。
    有期刊编辑部诱引和审稿人诱引之分。期刊编辑部诱引是指假若稿件的参考文献中没有所投期刊刊载的文章,有些期刊编辑部会在投稿反馈和退修意见中要求或建议作者在参考文献中引用所投期刊发表的文章1—2篇。这虽不是强制性措施,但作者为了发表论文,往往会违心地去满足这一要求。期刊诱引在提高自身影响因子方面效果良好,由于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和缺乏必要的道德谴责,这些期刊的做法会长期存在,甚至导致其他一些期刊编辑部的效仿。
    人诱引是指某些审稿人在审阅稿件时,遇到与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论文,在审稿意见或退修意见中指出“请参考……文献”,甚至直接把自己的论著加入参考文献表中。
诱引产生的参考文献也许是作者文献检索中的疏漏,是论文中的必备文献,这种提醒是审稿的必然要求,但大多数诱引的动机和目的不纯,是学术界和期刊界的一种造假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行为范畴。
1.2 匿 引
    是指论文中采纳了他人的论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却故意不将其作为参考文献列出的行为。匿引是文献计量学中漏引(或暗引)的一种行为,与其他漏引现象的区别在于它是故意行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论文的主要内容为剽窃或抄袭之物,文中列出的几篇参考文献是为了遮人耳目;二是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某一观点和理论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故意不把引用的有关他人的重要论点和核心思想的参考文献列出;三是作者为了回避论文中某些观点的矛盾而故意隐匿有关文献。匿引被赵伯兴称为引而不用[6],被苏广利等称为做贼心虚,引而不标[7]。匿引反映了作者的科学态度欠严谨和诚实,对他人研究成果不尊重,使读者分不清哪些是他人的已有成果,哪些是作者自己新的科研结晶,不仅破坏了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而且也违反了《著作权法》。
1.3 转 引
    参考文献时,应只限于作者亲自查阅和引用的原始文献[8],不应该转引。因此,转引是指作者没有亲自查阅某些原始文献,而直接从其他参考文献表中转录这些文献的行为。转引反映了作者对科研的敷衍态度和对文献引用的不负责任,是一种学术偷懒行为。
    行为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由于作者没有参阅原始文献,对相应的成果一知半解,影响论文的质量;还可能因生搬硬套、断章取义而导致引文误差,造成以讹传讹;还可能因被转引文献的印刷错误、粗心大意等而谬误续传。由此可见,转引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和制止。
1.4 滥 引
    是指故意把一些与论文主题关系不大或无关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以装饰门面的行为。
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是那些对科研有促进作用的、最重要的、关系最密切的材料[9]。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数量和引文语言的种类反映了作者获取信息的能力、资料占有的全面性、基础知识的扎实性、视野的开阔性、研究起点的高低等。有滥引行为的作者深知这一点,为了显示自己掌握文献数量广博,把一些与所撰写论文关系不大、甚至毫不相关的文献网罗其中。这一点在外文文献的引用中表现更加突出。另外,对参考文献引用的一些不恰当的要求也是造成滥引的原因之一,如某些期刊编辑部要求所投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达到一定的篇数,有些信息视野较狭窄的作者为了迎合这一要求而产生滥引行为。
    不但是作者科研态度欠严谨的反映,使参考文献失去其本质意义,而且造成文后参考文献臃肿,增加了审稿人和编辑的工作量,一旦随论文发表,给读者查考、核对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浪费了读者的阅读时间,同时也占用了科技期刊的有限版面,减少了期刊的信息量。
1.5  崇 引
    ,也称媚引[10]、策引[11]、饰引[12],是指作者为了某些需要(如抬高自己论文的地位和学术水平,或论文易于发表)而故意引用或仅引用名人或名刊资料的行为。
    的表现形式之一与诱引相对应,指一些作者为迎合编辑和审稿人的口味,专门从所投期刊上发表但自己没有阅读的论文中选择参考文献,认为这样做可取得编辑好感,增加论文的发表机会。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为了抬高论文的水平,故意引用多语种文献,或仅引用外文文献。事实上,能掌握多门外语的人是有限的,绝大多数研究方向在国内都有相关或相近报道,这种行为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另外,还有些作者无视自己论文的主题,故意从名家论著和权威性的期刊中选择参考文献,以名人论述和权威期刊来抬高自己的论点,提升论文的身价。
    自引也可以说是崇引的范畴,是为了提高自我学术影响力,不顾客观实际,自我崇拜的表现,也是产生诱引行为和影响因子严重失真的根本原因。
1.6  曲 引
    是指根据自己论点的需要,对他人观点断章取义,进行不公正的引用或歪曲性评价的行为。伪造、歪曲他人观点的行为,不仅直接造成引文误差,而且违反了《著作权法》中“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的规定,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2 识别和防范参考文献引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办法
    是科技期刊工作的必备程序,初审和准确选择审稿人是学术编辑的基本功,因此,认真审稿是识别引用参考文献是否具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审阅稿件时,若发现文献著录项目不齐全、不规范,甚至著录错误(尤其是文献识别码错误),往往是转引或滥引的可能表现。比如,参考文献著录规范规定,多于3个作者的文献,著录作者项时,要列出前3名,而后加“等”字,有转引行为的作者,因没有查阅原始文献或根本查不到原始文献,只好转引他人的“一个作者加等”,更为甚者,要求其规范著录时,竟不顾其他作者的版权,干脆删除“等”字。又如外文参考文献,如果审阅时发现作者对期刊、专著和论文集析出文献难以区分,著录要么缺项,要么标错文献识别码,往往是转引。更有滥引的作者,为了显示自己的论文既参阅了中文文献,又参阅了外文文献,著录外文文献时,因没有能力阅读和引用外文,就随便抄录几个所谓的外文文献标注在相应的中文文献之后,以致错漏百出。
    编者、审者、读者从审阅论文内容与引用文献内容的相关性上,可以发现某一文献是否为滥引、崇引和被诱引。被引文献必须与论文内容相关,并在保证引用信息充分性的前提下,满足其必要性[13]。因此,认真分析所引文献与论文内容的关系,就可发现其中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经常查阅有关文献,掌握有关学术动态的审稿者,审阅稿件时还能鉴别出作者是否有匿引和曲引行为,这样的审稿者也往往具有严谨的学术态度,高超的学术鉴别力。笔者曾请一位教授审阅一篇硕士生的综述,该教授在审阅意见中详细列出了综述中某句、某段抄自哪一文献的哪一句话、哪一段落,某结论源于何处,但引用有误等,避免了一篇伪作的问世,这让笔者非常感动,当即写信向其表达了敬佩之意。
    审阅稿件时,对某些参考文献的引用产生疑问,又一时难以断定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查阅原始文献进行核对。当前是信息时代,文献查阅比较方便,电子期刊资源给核对原始文献提供了方便和快捷之门,核对原始文献成为识别这些学术不端行为的最基本途径。
3 结 语
    参考文献引用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表明,学术编辑在工作和研究中不能仅把重点集中在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方面,应在关注其规范性的同时,审查其科学性和引用行为是否符合科学道德的要求。
    参考文献引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历史原因,这些不良学术行为会随论文的发表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危害,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进行paperpass检测),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学术期刊作为科技论文的传播者,理应承担起防范责任。事实上,学术编辑和文献研究者在类似研究中提出的建议,如科技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编辑控制措施[14],提高参考文献著录质量的措施[15],预防参考文献存在内容真实性问题的对策[16],让作者提供参考文献首页复印件[17],等等,也是防范参考文献引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良好措施。建议科技期刊及其编辑认真落实,防止并杜绝这些行为的传播和蔓延。
注 释
[1]朱大明. 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作用[J]. 编辑学报,2005,17(5):324-325
[2][3]马永军,倪向阳. 参考文献是否具备评价功能[J].  出版参考,2002(6):21
[4]于绥贞.科技论文引用问题的探讨[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2):60-63
[5]孙峰,温茂森.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引用中存在的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2-94
[6][12]赵伯兴.论引文行为中非道德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情报科学,2005,23(6):849-852
[7][10]苏广利,许新军. 社科论著参考文献引用中的七种不良行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2):15-17
[8]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04-215
[9]南风仙.著录参考文献九忌[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3(2):94-96
[11]蒋鸿标,罗键雄.关于学术论文中引文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2,8(4):13-16
[13]孙群,洪明华.被引文献及其相关分析方法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7(8):24-27
[14]常思敏.科技论文中的不良学术道德行为及编辑控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3):346-349
[15]王国丽.参考文献著录质量浅论[J].现代情报,2005(6):129-131
[16]许雪梅,阳丽霞,刘吉元. 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内容真实性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62-163
[17]罗杰,程春开,孙立杰等.参考文献首页复印件对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编校质量影响的定量研究[J].编辑学报,2005,17(4):248-249

免责申明: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客服EMAIL:lunwenpaihang@126.com